凝神聚力抓党建创新创业促发展
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是第二批教育部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培育创建单位,该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,以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,以建设高素质队伍为目标,努力争创先进党支部。
一、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保障,科研创新创业为引领,拓展研究生党建新内涵
研究生党支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组织理论学习,研究生党支部采取个人自学、集中培训、专题辅导、集体研讨等形式,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载体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。举行专题党课,在学校率先试点开展“月度轮值副书记”制度,每月每名“轮值副书记”组织主讲主题党课。完善学习内容,研究生党支部优化“党建+科研创新创业”教育内容。学思践悟党史,在建党百年之际,以英山县长征精神体验园共建大学生红色教育基地为契机,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。
二、以支部队伍建设为抓手,工作开展实效为考量,激发研究生党建新活力
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以支部队伍建设为抓手,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。建立“层级式”管理模式,实现党建管理工作系统化。建立三级工作体系,即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——研究生党支部——多样化党小组来确保研究生党建管理工作系统化、有效化。通过“共建联”工作形式,推动和加强团组织建设。坚持党、团共建共联,带动思想、机制、组织、资源建设。入党积极分子黄宇轩荣获2019年度“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”、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荣誉称号。
三、以示范作用发挥为助力,平台载体建设为保障,打造研究生党建新亮点
1.采取“项目化”运行方式,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作用。开展研究生党支部学生党员与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“一对一”帮扶活动,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向纵深开展,得到湖北省省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尔肯江·吐拉洪的亲笔回信和亲自调研,省内主流媒体先后来校采访报道。
2.注重“全方位”宣传报道,充分激发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发现挖掘师生身边典型,申报党支部书记特色工作案例;推荐“洪山好人”个人事迹;博士研究生谭爱华入选全国高校“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”,教工党员熊茜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”。
3.加强“传帮带”辐射影响,拓展延伸青年学子参与创新创业范围。打造“石榴红”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园,其创业项目“武汉濒湖汉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”致力于将精选古老汉传秘方,将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有机结合。
四、以拓展教育资源为补充,校企党建共建为创新,探索研究生党建新思路
1.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青春报效祖国。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组织学生党员开展走访调研、志愿服务等“健康扶贫行”活动。
2.加强研究生工作站建设,促进校院企大党建共赢。成功申报并获批湖北省教育厅“武汉市中医医院研究生工作站”;与沃久(杭州)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“科研实验室”;与鹤峰县太平镇“药蜜”生产基地和特色药材种植基地进行交流座谈,积极探索建立“院企党建共建实践基地”,组织学生党员赴武汉光谷生物城医药企业参观学习。
五、以防控新冠肺炎为责任,云端党建引领为探索,展现研究生党建新作为
1.坚守初心使命,打好攻坚战“疫”。疫情发生以后,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转入战“疫”模式,推行“学校—学院—辅导员—班级—学生党员—学生”六级联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2.加强支部建设,发挥引领作用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学生党支部共同开展党课“云端”共享;直播“云端”共观;学医“云端”共勉;情感“云端”共鸣,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共有874名青年学子参与到“云端党建”平台互动中,累计学习时长达到26000课时,实现了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,党建、育人不断线、不断档。
六、以践行初心使命为追求,凝聚发展合力为目标,展现研究生党建新收获
1.强化研究生引领作用,发挥优秀党员榜样力量。研究生党支部近三年获国家奖学金3人次,“岐黄杯”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3人次,二等奖2人次,三等奖3人次。支部研究生党员获得包括“研究生国家奖学金”在内的各类奖学金12项次,先后获得“三好学生标兵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模范共青团干部”等荣誉称号。
2.推动创新创业结“硕果”,实现党建促进科技创新。近三年,研究生党支部成员获国家创新创业项目21项,获大学生“挑战杯”等省级以上各级奖项5项,创立五峰百会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,将实验团队累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
3.坚持学思践悟促发展,结合实际需要利师利生。研究生党支部对接本科生班级推进“研本 1+1”,为本科生健康成长、卓越成才提供有力支持。举行“石榴红”大讲堂,引导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开展“学习百年党史,凝聚奋进力量”主题升国旗仪式,助力广大师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。投放并宣传“应急共享团结伞”,把诚信文明融入民族团结主题。